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语文教师的语言锤炼
更新时间:2023-04-14 02:39

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语文教师的语言锤炼

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语文教师的语言锤炼

一、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

  夷陵区教育人近一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当属“小组合作”。有褒有贬,众说纷纭。从本人看到的众多的课例来分析,有的老师确实能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服务,并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自如地驾驭,真正让课堂变成有生命力的课堂。但同时也听到很多抱怨之声,语文老师说的最多的是:“老师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甚至还有说教师要“零语言”,这样的语文课不会上了。“

  话语权交给学生对不对?毫无疑问是对的,此话意思是说,该学生说的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是真理。语文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思考和见仁见智的表达才是语文课的源头活水。而教师适时的恰当的智慧的点拨引导评点才能让源头活水不泛滥、也不成死水,如果老师能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并引渠灌溉,语文课堂才能喜获丰收。所以说,教师“零语言”是过激的,我们也从没听说过关于教师“零语言”要求。

  我区大力建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的课堂文化,要求课堂更多的时间必须交给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如何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合作?如何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如何让语文课堂在合作学习中变得更丰厚、更有张力、语文味更浓郁?这些是摆在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

  今天我想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浅显理解,目的是提供一个话题,以期待抛砖引玉。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锤炼

  教师是一堂课的主持人,主持人语言一定要准备充分,围绕主题,善于应变,灵活机巧,深刻亲和,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文化底蕴的支撑下,通过恰到好处的课堂语言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情感的熏染,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培养。做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妨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并锤炼自己的语言。 

  1.教师的问题语言

  一堂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如果没有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哪个点上合作,在什么平台上合作,一堂语文课没有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一些思想的碎片可能会缺乏广度和深度,学生的感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设计问题语言,并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地解读文本。

  以阅读课为例,无论什么模式大都是三步构成:整体感知内容,深入理解文本,学生个性表达。围绕这三步,教师如何设计问题,这就要结合文本特点找到点。

  例1:潘灯执教小说《孤独之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潘灯老师以一张旅行清单来引导学生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线,同时也教给学生以一种阅读模式。这样的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又能独出心裁。然后提问:“你从哪能些字词句中读出了杜小康的孤独?”这问题看起来简单,实则以文章语言为抓手,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感受人物命运,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深度。当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有学生读到“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教师立马追问“嚼”字用得好不好?他嚼出了什么味?这些问题虽小,但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例2:杨小平老师执教《饮酒》,教师老师有一精彩追问:为什么陶渊明说“欲辨已忘言”的时候用了“分辨”的“辨”而不用“辩论”的“辩”呢?(学生1)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辩。(学生2)我觉得用辩论的辩就不能再说已忘言了。(师小结)你们说的很好,先看这两个字形,辩论的辩中间是个言,可见辩论的辩是要用嘴的,而分辨的辨是可以用心的,陶渊明的真意是用心才可以分辨的,可见真意得到了,则不需要语言了。一次不经意的追问,一个词的品读,再现陶渊明对山水自然心领神会的隐者风范。

  例3:伍月铭执教《记承天寺夜游》,先是赏景语,然后问:“如此空明的景色,必定只有不一样心境的人才能品味出来,那么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去赏月中呢?”一个问题,抠出文眼“闲”字。哪些词句可看出苏轼闲?追问,让学生细读文本:“入夜解衣欲睡”,可见其无牍劳形,闲而无事;“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见竹柏影”,闲而会友,闲而赏月。那苏轼为什么会如此之闲呢?此时老师适时地引出作品创作背景,这也是影响苏轼一生的大事“乌台诗案”,学生明白其闲的直接原因是被贬无职,近于流放。如此遭遇,常人早已扛不住倒下了,但苏轼就是苏轼,他能在逆境中找寻到一块如此澄澈空明的天地,拥有如此超然无我的胸怀,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我还有一追问:如此之“闲”,苏轼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安适自在呢?请仔细品读文章末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是什么意思?“罢了”。多么的无奈啊!青春年华,不能建功立业,却在此当一个闲而无事的人。整篇文章就八十五个字,但字约义丰,充分体现作者微妙的情感。苏轼“闲”背后包含贬谪的落寞,赏月的欣喜和自我排遣的达观,体会作者微妙的心境。用一个关键字撬动整篇的阅读,可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学生对文本阅读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对重要语段进行诵读指导,内化赏析感受。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并以语言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汉语本来就形象生动,含义丰富,深刻隽永。学生的理解往往很浅显,不能到位。即使小组在一起商讨有时效果也未必佳。虽古人有云“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但有时三个臭皮匠只相当于一个臭皮匠。此时,语文老师不能干着急,你得当仁不让。不是让你越俎代庖,而是要赶紧诱导,设计一些小而巧的问题,从语言的品味实现主题的挖掘。设想,这样的课没有老师的问题语言层层挖掘,又如何能取得浅文深教的效果?教师如果不导其精髓,学生如何能学进骨髓。

  2.教师的情境语言

  语文课堂在情境导入时,教师语言应当力求做到清新、典雅、深刻,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表达,同时带给学生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例1:在执教何其芳《秋天》这首诗时,我用亲切、活泼的话语导入,“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是豪迈的秋;‘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忧伤的秋。秋天还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深情的怀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一开篇就让学生感受秋天的诗意,然后怀着一颗诗人的心情走进文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收获自己的秋天。

  如果开篇换成:“今天我们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你可以想像满堂学生那无奈的面孔,那呆滞的眼神……就是文本再美,学生的心情也难以转换。

  例2;朱莉萍老师在执教《背影》时,引用汪国真的一首诗,“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背影,总是很年轻;年轻,是一种清明;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背影,总是很孤零;孤零,更让人记得清。)这样开篇,深刻隽永,耐人回味。

  例3: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直言的大臣是不成的。可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引用史实和名言开篇,内容与文本相通,富含哲理,启迪思考。

 

  教师开课的导语,如同那缓缓拉开的帷幕,使学生看到了精美的景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这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给学生一个展望与联想,得到美的享受。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师的过渡语言

  如果说教学目标主导下的一个个教学环节是颗颗珍珠,而各个环节活动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可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语文教师的语言往往比投影仪、电脑等硬件更重要。

  语文课堂的过渡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①小结归纳,突出重点。

  例1:我执教何其芳的诗歌《秋天》,当学生在诗中感受了秋天清静淡远闲适空阔的美好景象,并体会到诗人的那种喜悦之情时,教师适时过渡:“真正的好诗是作者能够把不可触摸的感情诉诸具体的形象,让我们再读何其芳的另一首诗《欢乐》。”一句话简洁地告诉学生怎么读诗,怎么写诗,诗人是把感情诉诸形象,而我们读诗就是顺藤摸瓜,顺着诗歌的意象读懂诗人的感情,并通过下一则材料进行巩固。学生由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阅读方法,水到渠成,不留痕迹。如果没有这一句话的点拨,学生读诗方法依然模糊,始终如盲人摸象。

  ②创设情境,铺设悬念。 

  过渡时教师用情境语言和问题语言过渡,其效果不再赘述。

  ③过程评价,激发兴趣。

  例1:执教何其芳《秋天》,“听着你们充满激情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了,老师读的时候,请你思考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三段诗的内容,并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从老师的话语里得到了鼓励,并将充满期待地欣赏老师的激情朗读,且一定会积极思考问题。

  例2:执教何其芳《秋天》,“此时我深信,大家都有一颗跃动的心,来吧,拿起笔,展开想像的翅膀,写出你心中的诗。”

  例3:左东升老师执教《醉翁亭记》,学生听录音,然后展示朗读。

  李天妹:我读的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师: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

  李天妹:我认为“野芳”、“佳木”是主语,主谓之间应该断开。

  师:同学们,你认为谁读的正确?

  生(沉默,有的想说又似乎不敢说,想等老师的裁判。)

  师:面对专家的朗读,我们不敢质疑。我认为李天妹正确。今天我的老师曹老师也在听我的课,我想征求一下曹老师的意见,我这样判断对吗?

  曹老师(颔首)

  师:我们为李天妹同学鼓掌,她的这点见解胜过了专家。我们有时也不能太迷信专家,应该有怀疑精神。

  高度的评价,给了学生质疑的勇气,培养学生读书动脑良好品质。

  课堂评价要鼓励学生参与,但学生评价不能到位,甚至出现错误时,老师不能躲闪,不能因为怕夺了学生的评价权而放弃许多鼓励学生的机会。当学生的评价总是停留在“某某同学发言积极,声音洪亮”这样的千篇一律的评价是,老师就得因势利导,以身示范,评其实质,评出品质。

  ④拓宽文本,增加厚度。

  例1:节选潘灯老师执教《孤独之旅》中的几段过渡语。

  人一旦离开了社会,缺少物质文化和情感的交流,孤独之感便油然而生。当杜小康踏上这趟旅行,陌生天空、陌生水面就为这趟旅行抹上了浓浓的孤独色彩。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文轩为这趟旅行命名为孤独之旅的原因呢!但是正如曹文轩所说:“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

  所有精彩的旅行,都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发掘内在的自己,往往更胜于在外面走一万里”  (香港的彭浩翔《破事儿》。

  通过这种插播式的过渡,引进课外的资料,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主人公的成长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这一趟孤独之旅,更是一次成长之旅!成长往往伴随孤独这个道理,使文章主题变得宽泛而丰厚,真正实现文本对于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

  例2:上海中学陈琼玉老师曾和我讨论过课堂适时引进与文本相关资料的积极作用,她在教学中也积极尝试。

  我在写的时候,自己当年那个傻傻的样子就在眼前,只觉得自己又变成了孩子了。                                                      

   ------琦君

  目标二: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品尝春酒的细节描写的句子,体会童真童趣。

  母亲一生辛苦,无怨无尤,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极乐世界。------琦君

  目标三:快速跳读课文,用“每当读到         时,我就被母亲         的美德所陶醉”的句式解读文中母亲的形象。                                                            

  就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琦君

   目标四:找出文中写乡亲乡情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作者的思乡之情。

  每一个目标出示之前插入一段文本作者的讲述,内容上是文本的补充,使文本内容变得宽厚;同时使课堂结构变化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老师的过渡语实际上是融入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

  4.教师的结束语言

  课结束学生的总结很重要,老师的总结不可少。学生总结收获,老师是再次播撒种子。

  例1:潘灯执教的《孤独之旅》结束语。

  杜小康的旅行没有结束,在《草房子》后来的情节里,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杜小康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何尝不也是一次孤独之旅、成长之旅、发现之旅呢?

  杜小康的旅行没有结束,学生的阅读欲望刚刚打开,学生的思想成长之旅也刚刚起程。老师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例2:左东升老师的执教的《醉翁亭记》,“佳木秀而繁阴” ,由“秀”的品读结束课时。汉语是丰富的,也是在发展的,兼容并蓄。“秀”是展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更自信更阳光,我们要“秀”,“秀”出你的精彩;我们不要“作秀”,因为那是虚华而夸大其实的。

  鼓励的话语结束,其内容活泼,文味十足。

  例3:我执教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以自己读泰戈尔在感受结束。

  我总是怀着最虔诚的心读您的诗,在我最快乐的时候,最悲伤的时候,最孤独的时候,任何时候。倾听您的声音,就如在无灯无月无星的深夜里,有人为我燃起一支蜡烛,微微的光明,静默,豁达,宽厚,仁慈,执着,让我去冰寒而温馨,去浮躁而宁静,去混沌而澄明……

  意图是想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这就是结束撒种子,让语文课堂充满再生的力量。

  三、结束语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一定离不开教师充满文味、情味、韵味、趣味的连珠妙语。它如心灵的甘泉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得充满快乐。

  小组合作是我们手中轻扬的水袖,不要当作锁脚的镣铐。

  我们企盼语文课堂有学生思想的澄澈的活水,但我们也希望有老师智慧的灌溉。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改园地才会开花结果。




 
 

高新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6 www.ylgxyz.com 网站地图 © All Rights Reserved!